普那布林加多西他赛显着改善 EGFR 野生型 NSCLC 的 OS

时间:2022-05-25 23:17:40   来源:原创  编辑:管理员

  当用于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和可测量的肺部病变患者的二线或三线治疗时,普那布林加多西他赛的组合与单用多西他赛相比,总生存期 (OS) 有统计学显着改善,满足 3 期 DUBLIN-3 试验 (NCT02504489) 的主要终点。

  该试验的其他顶级数据显示,在多西紫杉醇中加入一流的选择性免疫调节微管结合剂也显着提高了总体反应率(ORR;P< .03)、无进展生存期(PFS;P< .01)、24 个月和 36 个月 OS 率,并导致 4 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显着降低,从而达到试验的关键次要终点。

  “二线和三线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尤其是TKI 不起作用的EGFR野生型,是一个严重未满足的医疗需求领域,”皮埃蒙特癌症研究所的医学博士、皮埃蒙特癌症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 Trevor M. Feinstein DUBLIN-3,在新闻稿中说。“在 DUBLIN-3 中,使用代表免疫相关抗癌益处的普那布林观察到延长的生存益处,其特征是长尾 OS 曲线。普那布林为这些患者提供的机会不仅是延长寿命,而且还显着减少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这对这些病重的患者来说都意义重大。”

  这项对患者进行单盲的活性对照、全球 3 期试验共招募了 559名需要在二线或三线环境中接受治疗的EGFR野生型 NSCLC患者。

  要符合参与资格,患者需要年满 18 岁,ECOG 体能状态为 0 至 2,具有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非鳞状或鳞状疾病,至少 1 个可测量的肺病灶大于或等于 10 毫米,并且预期寿命超过 12 周。

  如果患者在研究药物给药前 3 周内接受了化学疗法、免疫疗法、生物疗法、靶向疗法、放射疗法或研究药物,则将其排除在外。其他关键排除标准包括有明显的心脏病史、以前接受过多西他赛、在过去一年内经历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血管意外、或有出血性腹泻、炎症性肠病或活动性不受控制的消化性溃疡病史。

  随机分配到试验研究组(n = 278)的研究参与者在 21 天治疗周期的第 1 天以 75 mg/m2 的剂量输注多西他赛,并在第 1 天以 30 mg/m2 的剂量给予普那布林输注。第 1 天和第 8 天。对照组(n = 281)仅接受多西他赛,第 1 天的剂量为 75 mg/m2。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 OS(平均 OS:P= .03;OS 对数等级,P< .04)。重要的次要终点包括 ORR;PFS;治疗周期第 1 天第 8 天发生 4 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4、36 和 48 个月的 OS 率和安全性。

  其他数据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的 24 个月 OS 率分别为 22.1% 和 12.5% (P< .01);在 36 个月时,这些比率分别为 11.7% 和 5.3% (P= .04)。此外,普那布林/多西他赛组的 48 个月 OS 率为 10.6%,而多西他赛单药组为 0%。

  关于安全性,普那布林联合治疗的 4 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为 5.3%,而多西他赛单药治疗的发生率为 27.8% (P< .0001)。值得注意的是,没有观察到该方案的新安全问题。

  普那布林的开发商 BeyondSpring Pharmaceuticals 分享说,今年将与 FDA 安排一次新药申请前 (NDA) 会议,讨论 NDA 需要什么来支持 NSCLC 适应症。目标是在2022年上半年提交申请。

  此前,在 2021 年 4 月,NDA 已提交给 FDA和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使用普那布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IN)。3

  该申请基于 3 期 PROTECTIVE-2 试验(研究 106;NCT03294577)的数据,其中证明,普那布林加聚乙二醇非格司亭(Neulasta)在降低 CIN 发生率方面比单独使用聚乙二醇非格司亭的患者有效 53%。

  此外,在接受由多西他赛、多柔比星和环磷酰胺组成的化疗方案的乳腺癌患者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 21.6% 和 46.4% 的患者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 (P= .0001)。与单独使用聚乙二醇化非格司亭相比,普那布林组合还使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风险降低了 41%。还观察到普那布林方案与聚乙二醇单药相比,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平均持续时间分别减少了 50%,分别为 0.3 天和 0.6 天(P= .0004)。


扫码添加医学顾问微信了解更多,在线解答一对一贴心服务!
了解更多普那布林详情请访问:医康行海外医疗机构:www.yikangxing.com
医学顾问微信:yikangxing08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医康行新药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

官方热线:400-008-1867

扫一扫二维码
免费咨询医学博士

微信二维码
了解医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