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RESONATE-2 研究中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一线依鲁替尼治疗进行了长达 7 年的随访
依鲁替尼是一种每日一次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唯一一种在多项随机 3 期研究中与既定疗法相比具有显着无进展生存期 (PFS) 和总生存期 (OS) 益处的靶向疗法,该疗法在先前未经治疗的慢性病患者 (pts) 中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CLL/SLL)。报告了在老年 CLL/SLL 患者中一线依鲁替尼与苯丁酸氮芥的 RESONATE-2 研究的扩展长期随访数据。
在 3 期 RESONATE-2 研究中,先前未治疗的 CLL/SLL 且无 del(17p) (N=269) 的老年患者(≥65 岁 [y])被随机分配 1:1 至每日一次单药依鲁替尼420 mg 直至疾病进展 (PD) 或不可接受的毒性 (n=136) 或苯丁酸氮芥 0.5–0.8 mg/kg 最多 12 个周期 (n=133)。结果包括 PFS、OS、总体反应率 (ORR) 和安全性。研究人员根据 2008 年 iwCLL 标准对长期反应进行了评估。
随着长达 7 年的随访(中位数,74.9 个月;范围,0.1-86.8),依鲁替尼与苯丁酸氮芥治疗的患者持续显着的 PFS 获益(风险比 [HR] 0.160 [95% 置信区间 (CI):0.111) –0.230])。在 6.5 年时,依鲁替尼治疗的患者 PFS 为 61%,而苯丁酸氮芥治疗的患者 PFS 为 9%。在所有亚组中都观察到了这种 PFS 获益,包括具有未突变 IGHV(HR 0.109 [95% CI:0.063–0.189])或 del(11q)(HR 0.033 [95% CI: 0.010–0.107])。依鲁替尼治疗 6.5 年的 OS 为 78%。接受依鲁替尼治疗的患者的 ORR 为 92%,完全缓解 (CR/CRi) 率在本次随访中增加至 34%。高血压(5-6 年间隔:5%,n=4;6-7 年:4%,n=3)和心房颤动(5-6 年:1 %,n=1;6-7 岁:1%,n=1);5-7 年未发生≥3 级大出血。在 5-6 年和 6-7 年的间隔期间,1% (n=1) 的患者因 3 级 AE 导致剂量减少。在完整的随访中,31 名患者因任何级别的 AE 减少了剂量,其中 22/31 (71%) 的 AE 得到解决或改善。
来自 RESONATE-2 的扩展长期数据表明,一线依鲁替尼治疗 CLL 患者(包括具有高风险基因组特征的患者)具有持续的 PFS 和 OS 益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继续加深。在长达 7 年的随访中,感兴趣的 ≥ 3 级 AE 的发生率仍然很低,并且由于 AE 导致的进一步停药和剂量减少很少见;大多数导致剂量减少的 AE 得到解决或改善。依鲁替尼的耐受性良好,未观察到新的安全信号。
扫码添加医学顾问微信了解更多,在线解答一对一贴心服务!
了解更多伊布替尼详情请访问:医康行海外医疗机构:www.yikangxing.com
医学顾问微信:yikangxing08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