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尼替尼(索坦)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时间:2022-05-25 23:17:40   来源:原创  编辑:管理员

  据悉,舒尼替尼(索坦)使用后发现如下不良反应,由于这些反应是由一组数目不确定的人群自发报告,因此不可能确切分析他们发生的频率,或确定和药物暴露之间的因果关系。(1)血液和淋巴系统异常:血栓微血管病,血小板减少症相关的出血事件,推荐暂停舒尼替尼使用,经治疗后在医师指导下可考虑恢复用药。

  (2)免疫系统异常:超敏反应,包含血管性水肿。(3)感染和侵染:严重感染(伴随或不伴随中性粒细胞减少),包括会阴在内的坏死性筋膜炎。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患者最常见的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尿道感染-常见、皮肤感染(如,蜂窝织炎)、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及脓肿(如,口腔、生殖器、肛门直肠、皮肤、肢体、内脏)。

  (3)代谢和营养状况异常:肿瘤溶解综合征。血糖降低已在舒尼替尼治疗中报道,在某些情况下有临床症状。(4)骨骼肌肉和结缔组织异常:瘘管形成,有时与肿瘤坏死和/或消退*相关;下颌骨坏死(ONJ);肌病和/或横纹肌溶解症,伴随或不伴随急性肾衰。发现肌中毒症状或体征的患者,应接受药物治疗。

  其中多数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为1级或2级,也有一些≥3级的不良事件。研究A6181177中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较低。研究中发生率最高的3种不良事件为白细胞减少症(64.4%)、疲乏(52.5%)和手足综合征(50.8%)。同参照研究A6181004中的受试者比较,舒尼替尼在A6181177研究中国受试者中总的安全性是相似的,至今无非预期的不良事件发生。

  两个研究安全性方面的差异为:A6181177研究的中国受试者手足综合征、疲乏和一些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略高于西方受试者;中国受试者的胃肠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西方受试者。总的来说,两个研究中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受试者耐受性良好,不良事件通过中断用药、减量和/或标准治疗是可以控制的。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医康行新药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

官方热线:400-008-1867

扫一扫二维码
免费咨询医学博士

微信二维码
了解医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