仑伐替尼可显著提高客观缓解率

时间:2022-05-25 23:17:40   来源:原创  编辑:管理员

  大型三期临床数据(REFLECT)显示:相比于索拉非尼,仑伐替尼可显著提高客观缓解率(40.6% VS 12.4%)和无进展生存期(7.3 VS 3.6个月);而针对中国患者,仑伐替尼可提高总生存期(15.0 VS 10.2月),降低50%的死亡风险。在真实世界中,针对不同状态的肝癌患者,仑伐替尼的疗效到底如何呢?

  2018年8月17日,美国FDA批准仑伐替尼作为晚期肝癌的一线疗法。

  2018年9月4日,中国食药监局批准仑伐替尼在中国上市。

  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回顾性研究了日本15家医院的131位晚期肝癌患者使用仑伐替尼治疗的情况。其中,109例(83.2%)患者基线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33例(25.2%)患者使用仑伐替尼作为2线治疗(索拉非尼之后),19例(14.5%)作为3线治疗(瑞戈非尼之后),最后66位患者在用药4-8周进行了影像学评估。

  临床数据显示:37位患者一线使用仑伐替尼,客观缓解率40.4%,疾病控制率83.7%;而29位二线或三线使用仑伐替尼的患者,客观缓解率41.3%和82.7%。常见的副作用包括高血压、腹泻、食欲下降、疲乏、和蛋白尿。

  除了上面这份数据,还有一份单中心77位患者的数据:33位患者未接受过TKI(索拉非尼)治疗,44位患者接受过TKI治疗。在治疗1个月后,对这77位患者进行整体评估:客观有效率高达38.5%,疾病控制率80.8%。这份数据也提升仑伐替尼的早期应答良好,起效迅速,不仅可以作为一线疗法,还是2-3线治疗的重要选择。

  另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分析了41例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历程,随访时间超过2个月,其中23位患者不符合REFLECT临床试验的标准,总的客观缓解率为61.2%。

  更重要的是,对于符合和不符合REFLECT临床试验要求的患者来说,仑伐替尼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相当。

  用药两周后,仑伐替尼疗效或可评估

  用药后,很多患者都希望尽早评估疗效,如果有效就安心治疗,如果无效也可以及时更换方案。而对于仑伐替尼来说,临床医生也进行了探索,临床数据提示或许用药两周之后就可以考虑评估疗效。

  该临床数据包括23位使用仑伐替尼作为一线治疗药物的患者,在用药2周和6周后进行影像和甲胎蛋白(AFP)评估:

  治疗2周后:客观缓解率52%,疾病控制率100%,81.3%的患者AFP显著下降(超过20%);

  治疗6周后:客观缓解率47%,疾病控制率100%,72.7%的患者AFP显著下降;

  15位患者在2周时的疗效与6周时相同。

  2周时的早期临床应答可能是评估仑伐替尼疗效的有用指标,患者或可考虑2周进行影像或AFP检测,评估疗效。对于AFP敏感的患者来说,检测AFP变化可能是一个简便评估仑伐替尼疗效的办法。

  在国内仑伐替尼仿制药上市之前,患者若需用药,可以选择孟加拉已上市的仑伐替尼仿制药——Lenvanix。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医康行新药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

官方热线:400-008-1867

扫一扫二维码
免费咨询医学博士

微信二维码
了解医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