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中晚期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时间:2022-05-25 15:40:58   来源:原创  编辑:管理员

  肝癌中晚期会出现食欲不振、消瘦、腹水、腹胀、肝区疼痛等典型症状。

  肝癌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40-50岁的壮年男性发病较多,在各种肿瘤中它的恶性程度很高,已成为仅次于肺癌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对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

  因肝癌的恶性度高、病情进展快,病人早期一般没有什么不适,一旦出现症状就诊,往往已属中晚期。

  肝癌中晚期的症状:

  1.下肢水肿

  肝癌伴腹水的患者,常有下肢水肿,轻者发生在踝部,严重者可蔓延至整个下肢。临床上曾见到有的患者下肢高度水肿,水液能从大腿皮肤渗出。造成下肢水肿的主要原因是腹水压迫下肢静脉或癌栓阻塞,使静脉回流受阻。轻度水肿亦可因血浆白蛋白过低所致。

  2.急腹症

  癌结节破裂通常引起肝区疼痛,体检时肝区有明显压痛,为肝包膜刺激症状。部分患者癌结节破裂后,表现为急性腹痛,伴有腹膜刺激症状,易被误诊为急性腹膜炎。癌结节破裂引起的腹痛通常伴有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的表现,与一般急性腹膜炎不同。

  3.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饭后上腹饱胀。暧气、消化不良、恶心等是肝癌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其中以食欲减退和腹胀最为常见。腹泻也是肝癌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国内外均有报道,发生率较高,易被误认为慢性肠炎。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所致的门静脉高压及肠功能紊乱可致腹胀、大便次数增多,腹胀亦可因腹水所致。胃肠功能紊乱还可导致消化不良、暧气、恶心等症状。

  4.发热

  相当一部分的肝癌患者会出现出汗、发热。多数发热为中低度发热,少数患者可为高热,在39℃以上,一般不伴有寒战。肝癌的发热多为癌性热,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坏死后释放致热原进人血液循环所致。肿瘤患者由于抵抗力低下,很容易合并感染,亦可出现发热,与肝癌的癌性发热有时不易区别,需结合血象并观察抗菌治疗是否有效才能判定。
 

  5.肝区疼痛

  绝大多数中晚期肝癌患者以肝区疼痛为首发症状,发生率超过50% 。肝区疼痛一般位于右肋部或剑突下,疼痛性质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隐痛。钝痛或刺痛,疼痛前一段时间内,患者可感到右上腹不适。疼痛可时轻时重或短期自行缓解。疼痛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肿瘤迅速增大,压迫肝包膜,产生牵拉痛,也可因肿瘤的坏死物刺激肝包膜所致。

  少数患者自发地或于肝穿刺后突然出现肝区剧烈疼痛,多是由于位于肝脏表面的癌结节破裂出血所致。若同时伴有血压下降、休克的表现,腹腔穿刺有血性液体,则说明癌结节破裂出血严重。遇此情况需紧急抢救。若无上述伴发症状,疼痛较为局限,则表明出血位于肝包膜下。

  疼痛可因肿瘤生长的部位不同而有所变化,位于左叶的肿瘤,常引起中上腹疼痛;位于右叶的肿瘤,疼痛在右季肋部;肿瘤累及横隔时,疼痛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易被误认为肩关节炎;肿瘤位于右叶后段时,有时可引起腰痛;肿瘤位于肝实质深部者,一般很少感到疼痛。

  6.消瘦乏力

  肝癌患者常较其他肿瘤患者更感乏力,此与慢性肝炎患者相似。乏力的原因不明,可能由于消化功能紊乱、营养吸收障碍导致能量不足,或肝细胞受损,肝功能下降,使得代谢障碍、某些毒素不能及时灭活,或由于肝癌组织坏死释放有毒物质。消瘦也是肝癌患者的常见症状,系由于肝功能受损。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所致。随着病情的发展,消瘦程度可加重,严重时出现恶病质。

  7.出血倾向

  肝癌患者常有牙龈出血、皮下淤斑等出血倾向,主要是由于肝功能受损、凝血功能异常所致,它在肝癌合并肝硬化的患者中尤为多见。消化道出血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所致。事实上,消化道出血也是导致肝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多吉美(甲磺酸索拉非尼)已被列为晚期肝癌治疗的标准用药, 作为一种新型的靶向治疗药物, 由于在中国获批时间较短, 针对中国人群疗效的报道尚少, 而多吉美联合传统的肝癌介入治疗能否让患者得到更多的临床获益, 即便在全球范围内, 也缺乏足够的循证学依据.

  治疗: 多吉美的服用剂量采用400 mg, 每日2次口服, 对于出现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的患者(如严重手足皮肤反应、胃肠道反应等)予以减量(改为400 mg, 每日1次)或暂停服药2 wk, 根据不良反应减轻程度决定是否继续服药及服药剂量. 全组28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服药超过3 mo, 进入随访. 其中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的12例, 联合局部消融治疗的1例, 多吉美单药治疗的7例(2例为肝移植后肝外转移, 2例拒绝联合介入治疗, 3例不适合介入治疗).

  随访: 采用住院随访及门诊随访, 随访间隔为每月1次. 门诊随访内容包括血常规, 生化肝功, 凝血时间, 甲胎蛋白, 强化CT或MR(每2月1次), 药物不良反应及ECOG评分. 联合介入治疗的患者需要定期住院复查及治疗.

  疗效评价: 从患者耐受情况、肿瘤反应、肿瘤进展时间(TTP)三个方面进行疗效评价. 肿瘤反应的评价手段采用强化CT或MR, 对于联合TACE治疗的患者由于碘油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对肿瘤强化程度的判断, 我们采用强化MR或联合DSA造影判断肿瘤血供的情况. 评价标准采用了"存活肿瘤"的概念, 既2008年美国肝脏病协会(AASLD)提出的RECIST修订标准[1], 以"目标病灶动脉期的增强显影的变化情况作为判断肿瘤大小变化的标准".

  全部28例患者中2例服药后0.5-1 mo出现严重手足、胃肠道反应, 无法耐受停药; 2/28例患者服药后0.5-2 mo出现黄疸停药; 1/28例患者服药0.5 mo出现皮肤大片淤斑, 血小板显著下降, 停药1 mo后缓解, 继续服药并进入随访. 严重不良反应率: 5/28(17.5%). 4例患者服药及随访时间短, 未进入本组研究. 进入本组研究的20例患者均未出现III级以上的严重不良反应.

          
           扫码关注医康行公众号,关注更多资讯!
 
    了解更多多吉美详情请访问:医康行海外医疗机构:www.yikangxing.com 微信公众号:yikangxing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008-1867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医康行新药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

官方热线:400-008-1867

扫一扫二维码
免费咨询医学博士

微信二维码
了解医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