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拉替尼的肝毒性
劳拉替尼是一种新型、可逆、强效小分子ALK和ROS1抑制剂,其对ALK已知的耐药突变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因而被誉为第3代ALK抑制剂。
携带ALK或者ROS1突变的肺癌患者被称为肺癌中的“幸运儿”,因为针对ALK或ROS1突变的靶向药物不仅疗效好,而且选择多。
劳拉替尼作用多样且效果强大的药品,
而且,由于其血脑屏障通透性高,对发生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可发挥较好的效力。
适用于治疗ALK阳性和ROS1阳性晚期NSCLC,FDA授予其突破性疗法和孤儿药地位。
肝毒性
在大型的早期临床试验中,使用标准剂量的氯雷替尼治疗的患者中,高达28%的患者出现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但仅2%的患者的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的5倍,很少导致早期中止治疗。
异常通常是短暂的,无症状的,与黄疸无关。
在开证前的临床试验中,没有临床上明显的肝损伤病例。
相反,大多数其他ALK抑制剂与可能是严重甚至致命的急性肝损伤有关。
肝损伤通常在开始治疗后4至12周内发生,并表现为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显着升高,继而发生黄疸和进行性肝功能障碍。
尽管劳拉替尼与严重肝损伤无关,
上一篇:帕博西尼比其它几款药有什么优势?
下一篇:帕博西尼的新型作用机制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