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博西尼可延长的肿瘤治疗反应可延长的肿瘤治疗反应

时间:2022-05-25 23:18:23   来源:原创  编辑:管理员

  虽然TNBC对细胞毒药物是敏感的,但是它的预后差。对TNBC患者来说,这种糟糕的前景可能部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目标治疗。帕博西尼是一种CDK4/6抑制剂,在临床环境中有良好的耐受性。目前已有多项临床试验研究将激素疗法与阳性乳腺癌联合应用。但就我们所知,几乎没有临床试验评价帕博西尼治疗TNBC的疗效。

  在治疗TNBC的药物方面,几乎没有临床研究探讨帕博西尼与紫杉醇或比卡鲁胺的联合作用。比如,帕博西尼和紫杉醇联合使用,虽然肿瘤反应延长,但同时出现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这往往导致剂量降低或中断。

  这一研究成果推动了目前正在进行的减少帕博西尼项目的1期研究。类似地,一个1/2阶段的实验正在招募帕博西尼和bicalutamide对AR+TNBC的联合治疗。PI3K抑制剂等其它药物联合使用,也被认为是帕博西尼。多数情况下,这种方法对人体的毒性太大。举例来说,一项3期随机BELLE2研究调查了BKM120加氟维斯特朗对晚期e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绝经后女性的疗效(泛亚型PI3K抑制剂)。

  加入BKM120后,无进展生存期(PFS)从5.0个月增加到6.9个月;但是,由于考虑到毒性,研究报告并不支持使用BKM120,因此受益范围很小。在er阳性和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中,4个一期和2期临床试验分别研究了三种药物组合,即激素治疗、帕博西尼、PI3K抑制剂。但是,TNBC患者并未被评估。

  除检测CDK4/6和PI3K抑制剂的组合外,一些临床前研究还评估了CDK4/6抑制剂与依维莫司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在胶质母细胞瘤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进行了研究。Evermo是一种选择性的mTORC1抑制剂,已经被批准用来治疗e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本文研究了帕博西尼联合依维莫司对三个TNBC细胞系和一个HER2阳性/ER阴性细胞系的体外治疗效果。

  结果表明,MB453细胞和MB231细胞在MB453细胞中存在微弱的协同作用,但仅在高浓度时存在协同作用。在MB231和MB453中依维莫司的IC50分别大于1微米和76.0微米。在3d处理中,MLN0128的IC50分别为MB231的72.7nM和MB453的16.1nM。以上结果表明,mTOR抑制剂的药效是药物协同作用的关键。之前有报道说,依维莫司对TNBC有不同程度的反应。

  依维莫司不能对2期临床试验产生部分或完全的应答;它也不能对5名er阴性her2阴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造成6个月的稳定症状。有些报道(包括体外研究)描述了CDK4/6和mTOR抑制剂的不同组合是如何影响胰腺细胞系和TNBC细胞系的;另外,还有一个关于ER阳性乳腺癌联合激素治疗的研究。

  本研究发现,帕博西尼和双mTORC抑制剂MLN0128在我们检测的几乎所有浓度中均有协同抑制作用。看到帕博西尼和MLN0128对TNBC的协同效应,我们感到鼓舞。总而言之,CDK4/6抑制剂和MLN0128联合应用可能是有潜力的。

  研究表明,CDK4/6的抑制能抑制头颈部鳞癌AKT和ERK的磷酸化;2)提高恶性胸膜间皮瘤细胞和TNBC细胞AKT磷酸化水平。所以我们也检测了帕博西尼对TNBC及HER2+/ER-细胞系的AKT和ERK磷酸化作用。在这些细胞系中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变化(数据未显示)。对于CDK4/6抑制剂对mTOR通路的影响也有不同的研究报告。

  所以CDK4/6抑制剂的效果依赖于肿瘤的分子特性。本研究中,mTOR途径被帕博西尼阻断的乳腺ER阴性者,包括TNBC及HER2+/ER-细胞系。在体内还证实了帕博西尼对mTOR的抑制作用。两种药物都能有效抑制mTOR途径。

  帕博西尼的耐受剂量在不同体内前期研究中有所不同。剂量范围是25-150mg/kg/日。据Vijayaraghavan等研究报告,25mg/kg或50mg/kg/日的裸鼠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但75mg/kg和150mg/kg/日的剂量不能耐受。每周6天,用药50mg/kg,服用剂量为50mg/kg。

  MLN0128在1mg/kg/日的剂量下可减少Ki67细胞在默克尔癌中的阳性细胞数。使用MLN0128(COH_GS6PDX肿瘤中Ki67阳性细胞)0.3mg/kg或帕博西尼(palbociclib)在50mg/kg/d的条件下,未发现明显降低。但在综合治疗后,其显著下降。所以我们的体内和体外资料显示,帕博西尼和MLN0128能协同抑制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医康行新药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

官方热线:400-008-1867

扫一扫二维码
免费咨询医学博士

微信二维码
了解医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