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武单抗药代动力学的数据分析
全球患者数据:
纳武利尤单抗的药代动力学(PK)特征在0.1至10mg/kg的剂量范围内呈线性。根据群体PK分析,几何平均(%变异系数[CV%])清除率(CL)、几何平均稳态分布容积(Vss)和几何平均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7.91ml/h(46%)、6.6L(24.4%)和25天(55.4%)。尚未对纳武利尤单抗的代谢途径进行评估。
作为一种完全人IgG4单克隆抗体,预期纳武利尤单抗采用与内源性IgG相同的方式,通过代谢途径被降解成小肽和氨基酸。特殊人群群体PK分析表明,基于年龄、性别、种族、肿瘤类型、肿瘤大小和肝损伤,纳武利尤单抗的清除率无差异。
虽然ECOG状态、基线肾小球滤过率(GFR)、白蛋白和体重对纳武利尤单抗清除率有影响,但其影响不具有临床意义。
肾损伤
在群体PK分析中,通过与肾功能正常患者相比较(GFR≥90ml/min/1.73m2;n=1354),评估了轻度(GFR<90和≥60ml/min/1.73m2;n=1399)、中度(GFR<60和≥30ml/min/1.73m2;n=651)或重度(GFR<30和≥15ml/min/1.73m2;n=6时)肾损伤对纳武利尤单抗清除率的影响。
轻度或中度肾损伤患者和肾功能正常患者之间纳武利尤单抗的清除率没有临床重要差异。
重度肾损伤患者的数据有限,无法得出该人群的结论(见【用法用量】)。
肝损伤
在群体PK分析中,通过将不同肿瘤类型(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尿路上皮癌、胃癌以及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轻度肝损伤患者(总胆红素>1.0至1.5倍ULN或AST>ULN,n=351)和中度肝损伤患者(总胆红素>1.5至3倍ULN和任何AST,n=10)与肝功能正常患者(总胆红素和AST≤ULN,n=3096)进行比较,评估了肝损伤对纳武利尤单抗清除率的影响。
轻度或中度肝损伤患者和肝功能正常患者之间纳武利尤单抗的清除率没有临床相关差异。在肝癌(轻度肝损伤:n=152;中度肝损伤:n=13)患者中观察到相似结果。尚未在重度肝损伤患者(总胆红素>3倍ULN和任何AST)中开展纳武利尤单抗研究(见【用法用量】)。
中国患者数据:
30在一项既往经过治疗的晚期实体瘤中国患者的1/2期研究(CA209077,n=35,剂量为3mg/kg和240mgQ2W)以及一项既往经过治疗的NSCLC患者3期研究(CA209078,n=272,剂量为3mg/kg)中评估了中国患者使用纳武利尤单抗的群体药代动力学。
还采用非房室分析方法对CA209077研究数据进行了纳武利尤单抗的药代动力学评估。中国患者使用纳武利尤单抗的固有药代动力学特征与从非中国亚洲患者以及非亚洲患者观察到的相似。未观察到纳武利尤单抗药代动力学的种族差异。
上一篇:纳武单抗的简单说明书
下一篇:纳武单抗药代动力学的数据分析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