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希替尼(Osimertinib)的药理毒理作用

时间:2022-05-25 23:19:08   来源:原创  编辑:管理员

  药理毒理:

  1.药理作用

  奥希替尼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激酶抑制剂,与EGFR某些突变体(T790M、L858R和外显子19缺失)不可逆性结合的浓度较野生型低约9倍。在细胞培养和动物肿瘤移植瘤模型中,奥希替尼对携带EGFR突变(T790M/L858R、L858R、T790M/外显子19缺失和外显子19缺失)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具有抗肿瘤作用,对野生型EGFR基因扩增的抗肿瘤活性较弱。口服奥希替尼后,在血浆中发现两种具有药理学活性的代谢产物(AZ7550和AZ5104,约占原形化合物的10%),其抑制作用特征与奥希替尼相似。AZ7550的效力与奥希替尼相似,而AZ5104对EGFR外显子19缺失和T790M突变(约8倍)及野生型(约15倍)的活性较强。体外试验显示,在临床浓度下,奥希替尼还可抑制HER2、HER3、HER4、ACK1和BLK的活性。

  2.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 奥希替尼Ames试验、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大鼠在体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生殖毒性: 动物研究显示,奥希替尼可能会损害雄性动物生育力。大鼠和犬给予奥希替尼1个月或更长时间,睾丸出现退行性变化,大鼠中的变化具有可逆性。大鼠给予奥希替尼40mg/kg剂量约10周后,暴露量为人推荐剂量80mg下AUC的0.5倍时,未给药雌鼠与给药雄鼠交配后可见着床前丢失增加,提示雄鼠生育力下降。

  根据动物研究结果,奥希替尼可能损害雌性动物生育力。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大鼠给予奥希替尼达1个月或更长时间,当暴露量为人推荐剂量80mg 下AUC的0.3倍时,观察到大鼠处于不动情期、卵巢中黄体退化以及子宫和阴道上皮细胞变薄等组织学变化。给药1个月后卵巢变化的观测结果具有可逆性。雌性生育力研究显示,雌性大鼠于交配前两周至妊娠第8天给予奥希替尼20mg/kg/天 (约为人推荐剂量80mg/天下Cmax的1.5倍),奥希替尼对雌鼠性周期及妊娠动物数未见影响,但可引起早期胚胎死亡。雌鼠停药后1个月再交配具有可逆性。

  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妊娠大鼠于胚胎着床前至器官发生结束后(妊娠第2~20天)给予奥希替尼20mg/kg/天(血浆暴露量约为临床暴露量的1.5倍),可见着床后丢失和胚胎早期死亡。妊娠大鼠于着床到硬腭闭合期间(妊娠第6~16天)给予奥希替尼1mg/kg/天或更高剂量时(AUC值是人推荐剂量80mg时的0.1倍),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胎儿畸形率和变异率可疑增加。

  围产期毒性试验中,妊娠大鼠于器官发生至哺乳第6天给予奥希替尼30mg/kg/天,可见总窝仔流产和出生后死亡增加;20mg/kg/天剂量下可见出生时幼仔平均体重略微减少及出生后死亡增加,幼仔平均体重在哺乳期第4~6天开始增加。

  致癌性: 目前尚未开展奥希替尼致癌性研究。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医康行新药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

官方热线:400-008-1867

扫一扫二维码
免费咨询医学博士

微信二维码
了解医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