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瑞替尼与克唑替尼疗效对比
大约3%–5%的肺腺癌由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癌基因驱动,其活性可以被多种ALK抑制剂抑制。对于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克唑替尼和塞瑞替尼已被证明优于基于铂的化疗作为一线治疗。但是,仍然缺乏前线设置之间的直接比较。
回顾性研究了总共48例接受过克唑替尼和塞瑞替尼作为一线治疗的ALK阳性,先前未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分析疾病进展的功效和模式。结果:接受塞瑞替尼治疗的患者比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年轻得多(52.0 vs. 63.0,P= 0.016)。塞瑞替尼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显着长于克唑替尼治疗(32.3 vs. 12.9个月;对数秩P= 0.020);疾病进展或死亡的危险比为0.27(95%CI,0.08-0.90;P= 0.033)。
塞瑞替尼组的所有患者和克唑替尼组的23名患者均观察到客观反应(74.2%; 95%CI,59.0至88.5)。与克唑替尼治疗相比,塞瑞替尼治疗的全身性进展率随时间推移明显降低(原因特异性危险比为0.21; 95%CI为0.06-0.73;P= 0.014)。克唑替尼组有1名(2.9%)肝功能升高的严重不良事件,而塞瑞替尼组有3名(23.1%)腹泻的严重不良事件。在接受塞瑞替尼治疗的13名患者中,有五分之三(38.5%)需要减少剂量。
结论:与克唑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晚期NSCLCs相比,塞瑞替尼表现出更高的疗效并更好地控制了系统性进展。
上一篇:伊马替尼对于哪些特殊人群不适用?
下一篇:伊马替尼(格列卫)的药物相互作用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