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达尼布的作用是什么?
使用CD1小鼠,大鼠,猕猴和恒河猴的临床前毒性研究时,评估了尼达尼布(OFEV)的PK曲线。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约为12%,猴子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13%~24%。尼达尼布在大鼠中不完全吸收,并且有首过代谢。胃酸分泌的抑制对尼达尼布的吸收没有影响。
尼达尼布经吸收后,在所有研究的物种中广泛地分布在组织中,稳定状态时V(SS)> 8 L/kg。尼达尼布具有浓度依赖性,血浆蛋白在50至20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结合,白蛋白是主要结合蛋白。尼达尼布的结合比例,在人血浆中为97.8%,小鼠血浆97.2%,大鼠血浆98.5%。
尼达尼布的消除,主要是通过酯解和随后的代谢途径。同时考虑血浆和排泄物的代谢模式,尼达尼布的代谢细分成以下主要反应:
(1)将6-取代氧吲哚的甲基酯的酯解;
(2)哌嗪部分的氧化N-去甲基化;
(3)酯解和氧化N-去甲基化。主要排泄途径为胆汁代谢产物,经口给药后排泄较少,小鼠药物相关放射性剂量为2.1%,尿液排泄量为1.2%。
扫码关注医康行,了解更多详情!
了解更多尼达尼布详情请访问:医康行海外医疗机构:www.yikangxing.com 医学顾问微信:yikangxing01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177 0832 9389
上一篇:尼达尼布效果说明书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