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希替尼在一线二线治疗的有效性
奥希替尼在一线和二线治疗中已被证实有效,几个大规模的3期临床试验一直证明,对于伴有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第一代(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和第二代(阿法替尼)tkis的疗效优于标准的一线铂类化疗。
不幸的是,尽管对这些治疗的客观有效率(60-70%)非常高,但大多数患者出现了耐药性,平均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15个月。最常见的抗性机制是由于egfr第20外显子发生了所谓的“守门人”t790m突变,从空间上阻碍了第一代和第二代tkis与egfr的atp结合位点的结合。然而,这种局限性已经被第三代tkis的引入所克服,特别是奥希替尼。
奥希替尼是一种口服egfr-tki,通过在突变egfr的atp结合位点形成与c797残基的共价键,选择性地靶向激活egfr突变和t790m抗性突变。与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tkis相比,奥希替尼在体外对t790m突变体表现出更强的活性,在患者中测试时,产生最小的非靶向效应,减少了通常与封锁野生型egfr-tk5相关的不良事件。
奥希替尼在2018年也被批准作为治疗晚期egfr突变的nsclc的一线药物,不管t790m突变状态。尽管奥希替尼在一线和二线治疗中已被证实有效,但患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耐药性,迄今为止除了化疗和局部消融治疗之外,没有进一步明确的治疗选择。
上一篇:帕博西尼治疗乳腺癌的效果怎么样?
下一篇:尼拉帕尼的用途是什么?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