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希替尼为什么会产生耐药
一线EGFR-TKI耐药机制比较
ENU表示诱变筛选之前,我们选择了克隆Ba/F3细胞窝藏EGFR-del19或L858REGFR-TKIs作为评估高度敏感的筛查。从ENU表示诱变的主要耐药机制从吉非替尼筛查发现+T790M突变,紧随其后的是+野生型(没有额外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突变),del19L858R,不管吉非替尼的浓度。相比之下,C797S突变是奥希替尼筛选中出现的主要耐药机制——超过50%的del19和约40%的L858R。较高浓度的奥希替尼(600或1200nmol/L)的C797S突变很少,而吉非替尼(gefitinib)的T790M突变在整个浓度中均可观察到。
使用C797S表达激活突变的Ba/F3细胞进行细胞活力测定,结果显示对奥希替尼高抗性,对第一代EGFR-TKI处理高敏感性,对第二代EGFR-TKIs(afatinib和dacomitinib)处理中等敏感性。奥希替尼、gefitinib和afatinib对表达C797S/del19的Ba/F3抑制50%(IC50)值的浓度分别为348.9nmol/L、2.9nmol/L和2.3nmol/L。同样使用表达激活突变的Ba/F3细胞,使用T790M,对奥希替尼有明显的敏感性,对第一代处理有明显的耐药性,对第二代处理有中等敏感性。表达T790M/del19的奥希替尼、gefitinib、afatinib对Ba/F3的IC50值分别为4.3nmol/L、4238nmol/L、73.9nmol/L。
这些结果表明,由于T790M激活突变是对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TKI耐药的相关原因,因此C797S激活突变应该对第三代EGFR-TKI产生耐药,并可通过第一代治疗加以克服。一些病例报告显示,奥希替尼耐药的患者使用吉非替尼可获得临床疗效。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