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非尼(多吉美)的药物相互作用

时间:2022-05-25 23:21:04   来源:原创  编辑:管理员

  药物相互作用:

  1卡铂和紫杉醇

  与多吉美(400mg每天2次)同时使用卡铂(AUC=6mg/ml?min)和紫杉醇(225mg/m2)每3周1次导致紫杉醇AUC增加30%,索拉非尼AUC增加50%,而卡铂AUC无变化。在鳞状细胞肺癌患者中,由于观察到增添索拉非尼比较单独卡铂和紫杉醇治疗增加死亡率,禁忌索拉非尼与卡铂和紫杉醇联用。这个发现的原因尚未确定。

  2 UGT1A1和UGT1A9底物

  当给予多吉美与主要被UGT1A1通路代谢/消除的化合物(例如,伊立替康)建议要谨慎。索拉非尼通过UGT1A1抑制葡萄苷酸化(Ki值:1微克分子浓度)和UGT1A9通路(Ki值:2微克分子浓度)。当与多吉美同时给药时,全身暴露至UGT1A1和UGT1A9的底物可能增加。

  在临床研究中,当多吉美与伊立替康给药时,其活性代谢物SN-38进一步被UGT1A1通路代谢,SN-38的AUC增加67–120%和伊立替康的AUC增加26–42%。这些发现的临床意义还不清楚。

  3多西紫杉醇

  多西紫杉醇(75或100mg/m2每21天给药)与多吉美(200或400mg每天2次)同时使用,在多西紫杉醇的给药期间有3天中断期,导致多西紫杉醇AUC增加36–80%和多西紫杉醇的Cmax增加16–32%。建议当多吉美与多西紫杉醇同时给药需谨慎。

  4阿霉素

  与多吉美同时治疗时导致阿霉素的AUC增加21%。当给予阿霉素与多吉美建议谨慎。这些发现临床意义不清楚。

  5氟尿嘧啶

  与多吉美同时治疗时观察到氟尿嘧啶的AUC增加(21%–47%)又减低(10%)。当多吉美与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leucovorin]同时给药建议谨慎。

  6 CYP2B6和CYP2C8底物

  索拉非尼在体外抑制CYP2B6和CYP2C8以Ki值分别为6和1–2微克分子浓度。当与多吉美同时给药时全身暴露至CYP2B6和CYP2C8的底物预期增加。CYP2B6和CYP2C8的底物与多吉美给药时建议谨慎。

  7 CYP3A4诱导剂

  连续同时给予多吉美和利福平[rifampicin]导致索拉非尼AUC平均减低37%。其它CYP3A4活性的诱导剂(例如,Hypericumperforatum也称为圣约翰草[St.John’swort],苯妥英,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和地塞米松)也可能增加索拉非尼的代谢因而减低索拉非尼浓度。

  8 CYP3A4抑制剂和CYP同工酶底物

  体外资料表明索拉非尼通过CYP3A4和UGT1A9通路被代谢。酮康唑[Ketoconazole](400mg),一种强CYP3A4抑制剂,在健康志愿者中每天给予1次共7天不改变单次口服50mg剂量索拉非尼平均AUC。所以,索拉非尼代谢很可能不受CYP3A4抑制剂影响。

  用人肝微粒体研究证实索拉非尼是CYP2C19,CYP2D6,和CYP3A4的一种竞争性抑制剂如Ki值分别为17

  微克分子浓度,22微克分子浓度,和29微克分子浓度所示。给予多吉美400mg每天2次共28天不改变同时给予咪达唑仑[midazolam](CYP3A4底物),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CYP2D6底物),和omeprazole(CYP2C19底物)的暴露。这表明在体内索拉非尼很可能不改变代谢这些酶底物。用人肝微粒体研究证实索拉非尼是一种CYP2C9竞争性抑制剂其Ki值7–8微克分子浓度。通过间接测定PT-INR评估索拉非尼对CYP2C9底物华法林代谢可能的影响。多吉美患者与安慰剂患者比较PT-INR从基线的平均变化不较高,提示索拉非尼在体内不抑制华法林代谢。

  9 P-糖蛋白底物

  在体外索拉非尼是P-糖蛋白的抑制剂,所以可能增加同时给予P-糖蛋白底物药物的浓度。

  10体外研究:CYP酶诱导作用

  培养的人肝细胞发用索拉非尼处理后CYP1A2和CYP3A4活性没有变化,表明索拉非尼很可能不是CYP1A2或CYP3A4诱导剂

  11与其它抗肿瘤药物联用

  在临床研究中,多吉美曾与各种各样其它抗肿瘤药物在它们常用给药方案给药,包括吉西他滨[gemcitabine],奥沙利铂[oxaliplatin],阿霉素,多西紫杉醇,和伊立替康。索拉非尼对吉西他滨或奥沙利铂的药代动力学没有影响,对关于与相互作用伊立替康,多西紫杉醇,阿霉素和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leucovorin]资料。]

  12新霉素

  在健康志愿者中首先接受新霉素1g每天口服3次共5天。索拉非尼的平均血浆暴露(AUC)减低54%。所以,应仔细考虑索拉非尼与口服新霉素同时给药。尚未研究其它抗菌素对索拉非尼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见警告和注意事项。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医康行新药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

官方热线:400-008-1867

扫一扫二维码
免费咨询医学博士

微信二维码
了解医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