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伐替尼(仑伐替尼)的注意事项

时间:2022-05-25 23:21:04   来源:原创  编辑:管理员

  高血压

  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已有高血压的报告,该事件通常发生在治疗早期(参见[不良反应])。在接受仑伐替尼治疗之前,血压(BP)应得到良好控制。如果已知患者患高 血压,则应在仑伐替尼治疗之前接受稳定剂量的降压治疗至少1周。已有高血压控制不良 的严重并发症(包括主动脉夹层)的报告。早期检出高血压并予以有效管理对减少仑伐 替尼给药暂停和减量很重要。血压升高确诊后,应尽快开始降压药治疗。在仑伐替尼治 疗1周后应监测血压,之后两个月内每2周监测一次,其后每月监测一次。应根据患者的 临床状况个性化选择降压治疗方案,并遵循标准治疗。对于既往血压正常的患者应当在 观察到血压升高时开始使用一种降压药进行单药治疗。对于已经接受降压药治疗的患者,如果适当,可以增加当前药物的剂量,或者加入一种或几种不同类型的降压药。必要时,按表7中的建议管理高血压。

  蛋白尿
  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已有蛋白尿的报告,该事件通常发生在治疗早期(参见[不良反应])。应定期监测尿蛋白。如果采用尿试纸法检出蛋白尿≥2 ,则可能需要暂停给药 或调整剂量或停药(参见[用法用量])。如果发生肾病综合征,应停用仑伐替尼。

  肾衰竭和肾功能不全
  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已有发生肾功能不全和肾衰竭的报告(参见[不良反应])。

  确定的主要风险因素是胃肠毒性所致的脱水和/或血容量不足。应当积极治疗胃肠毒性, 以降低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竭发生的风险。必要时暂停给药、调整剂量或停药(参见[用 法用量])。

  心脏功能障碍
  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已有发生心力衰竭(<1%)和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报告(参见[不良反应])。应监测患者的心脏失代偿相关临床症状或体征,必要时暂停给药、调整剂量或停药。(参见[用法用量])。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
  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已有 PRES(也称为 RPLS)的报告(<1%;参见[不良反应])。PRES 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嗜睡、意识模糊、精神功 能改变、失明和其他视力或神经系统紊乱。可能存在轻度至重度高血压。有必要进行磁 共振成像以确定 PRES 的诊断。应采取适当措施控制血压(参见[注意事项])。有 PRES 体征或症状的患者可能有必要暂停给药、调整剂量或停药(参见[用法用量])。

  肝脏毒性
  在REFLECT试验中接受仑伐替尼治疗的HCC患者中,与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相比,

  肝脏相关不良反应包括肝性脑病和肝衰竭(包括致死反应)的报告频率更高(参见[不良反应])。更严重的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和/或基线时更大肝脏肿瘤负荷的患者发生肝性 脑病和肝衰竭的风险更高。75岁及以上患者也更频繁发生肝性脑病。在发生疾病进展的 患者中报告了大约半数的肝衰竭事件和三分之一的肝性脑病事件。

  中度肝功能不全(Child – Pugh B)的HCC患者中的数据非常有限,目前尚无重度肝 功能不全(Child – Pugh C)的HCC患者的数据。由于仑伐替尼主要通过肝代谢消除,因 此预期中度至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中的暴露预期增加。

  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推荐进行总体安全性的密切监测(参见[用法用量]和[不良 反应])。开始治疗前应监测肝功能,之后治疗期间最初2个月每2周监测一次,随后每 月监测一次。HCC患者应监测其肝功能是否恶化(包括肝性脑病)。若发生肝脏毒性, 可能有必要中断给药、调整剂量或停药(参见[用法用量])。

  动脉血栓栓塞

  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已有动脉血栓栓塞(脑血管意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心肌梗死)的报告(参见[不良反应])。尚未有在过去 6 个月内发生过动脉血栓栓塞的患者中 进行仑伐替尼研究,因此此类患者应谨慎用药。应根据个体患者的获益/风险评估,采取 治疗决定。动脉血栓事件后应停用仑伐替尼。

  出血

  临床试验中发生了严重的肿瘤相关出血,包括致死性出血事件(参见 [不良反应])。由于仑伐替尼治疗后有肿瘤皱缩/坏死相关重度出血的潜在风险,因此应考虑大 血管(如颈动脉)的肿瘤侵袭/浸润程度。一些出血病例继发于肿瘤收缩和瘘形成,例如 气管食管瘘。一些有或无脑转移的患者中已经报告了致死性颅内出血病例。也报告了除 脑以外部位的出血(例如气管、腹内、肺)。报告了 1 名 HCC 患者发生 1 例肝脏肿瘤出血致命病例。

  肝硬化患者中食管静脉类曲张的筛查和随后治疗应在开始使用仑伐替尼治疗前按照 标准治疗进行。

  若发生出血,可能需要暂停给药、调整剂量或停药(参见[用法用量])

  胃肠穿孔和胃肠瘘形成

  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已有胃肠穿孔或胃肠瘘的报告(参见[不良反应])。大多数情况下,胃肠穿孔和胃肠瘘发生于有风险因素的患者中,例如既往接受过手术或放疗的 患者。若发生胃肠穿孔或胃肠瘘,可能有必要暂停给药、调整剂量或停药(参见[用法 用量])。

  非胃肠瘘

  接受仑伐替尼治疗的患者中,瘘发生风险可能增加。在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经验中观 察到涉及胃或肠以外的身体部位的瘘形成或扩大病例(例如气管瘘、气管-食管瘘、食管 瘘、皮肤瘘、女性生殖道瘘)。既往手术和放疗可能是促成风险因素。瘘患者中不应开 始仑伐替尼治疗,以免恶化。食管瘘或气管支气管瘘及任何4级瘘患者应永久停用仑伐替尼(参见[用法用量]);有关采用暂停给药或减小剂量来管理其他事件的信息有限, 但在某些情况下观察到恶化,应谨慎。与同类别的其他药物一样,仑伐替尼可能对伤口 愈合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QT 间期延长

  与安慰剂治疗患者相比,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报告的 QT/QTc 间期延长发生率更高(参见[不良反应])。应当监测所有患者的心电图, 并特别关注有先天性长 QT 综合 征、充血性心力衰竭、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患者,以及接受已知延长 QT 间期的药物包括 Ia 和 III 类抗心律失常药的患者。若 QT 间期延长大于 500 ms,则应暂停仑伐替尼。当 QTc 间期延长缓解至≤480 ms 或基线时,应以减小的剂量重新开始仑伐替尼治疗。

  电解质紊乱(例如低钾血症、低钙血症或低镁血症)可增加 QT 间期延长的风险,因此在开始治疗之前应对所有患者的电解质异常进行监测和纠正。治疗期间应考虑定期监测心电图和电解质(镁、钾和钙)。应至少每月监测血钙水平,并在仑伐替尼治疗期间根据需要更换钙剂。应根据严重程度、是否存在心电图变化和低钙血症的持续性按需进行仑伐替尼的给药暂停或剂量调整。

  腹泻

  仑伐替尼治疗患者频繁报告了腹泻,该事件通常发生在治疗早期(参见[不良反应])。应立即进行腹泻的医学管理,以防止脱水。如果在进行了治疗的情况下 4 级腹泻仍持续存在,则应停用仑伐替尼。

  促甲状腺激素抑制受损/甲状腺功能障碍
  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已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报告(参见[不良反应])。应在仑伐替尼治疗开始前及治疗期间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应根据标准医学 实践进行治疗,以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

  仑伐替尼会损害外源性甲状腺抑制(参见[不良反应])。应定期监测促甲状腺激 素(TSH)水平,并根据患者的治疗目标调整甲状腺激素给药以达到适当的 TSH 水平。

  伤口愈合并发症
  尚未实施仑伐替尼对伤口愈合影响的正式研究。接受仑伐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已有伤口愈合延迟的报告。接受大型外科手术的患者应考虑暂停仑伐替尼治疗。关于大型外科 手术后仑伐替尼再次用药的时机,临床经验有限。因此,应基于对伤口愈合良好的临床 判断,以决定是否在大型外科手术后重新使用仑伐替尼。

  胚胎-胎儿毒性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动物生殖研究毒性数据,妊娠女性服用仑伐替尼时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在动物生殖研究中,于大鼠及兔器官形成时期经口给予剂量低于推荐临床剂量的仑伐替尼可导致胚胎毒性、胎仔毒性和致畸性。

  应告知妊娠女性其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建议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在仑伐替尼治疗期间 和末次剂量后至少 30 天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医康行新药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

官方热线:400-008-1867

扫一扫二维码
免费咨询医学博士

微信二维码
了解医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