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唑帕尼不良反应怎么处理?

时间:2022-05-25 17:34:06   来源:原创  编辑:管理员

  帕唑帕尼是由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发的一种可干扰顽固肿瘤存活和生长所需的新血管生成的新型口服血管生成抑制剂,靶向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通过抑制对肿瘤供血的新血管生成而起作用。适用于晚期肾细胞癌、软组织肉瘤(STS)、上皮性卵巢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

帕唑帕尼不良反应怎么处理?

  Pazopanib(帕唑帕尼,培唑帕尼)作为抗癌靶向药物,长期服用会给患者带来哪些不良反应?该怎么处理?

  1、肝毒性和肝损伤

  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肝毒性,表现为血清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胆红素的增加。这种肝毒性可能是严重和致命的。65岁以上的患者有更大的肝毒性风险。转氨酶升高在治疗的早期发生。

  处理方法:在已有的中度肝损害患者中,应减少开始剂量,或应考虑替代帕唑帕尼。在存在严重肝损伤的患者中(总胆红素大于3X ULN,且有任何水平ALT的增加),不推荐使用帕唑帕尼治疗。

  2、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速

  在帕唑帕尼的临床RCC研究中,小于2%患者常规心电图监测鉴定QT延长(≥500 msec)。在单药治疗研究中接受Pazopanib患者中小于1%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

  处理方法:在有QT间隔延长病史的患者以及那些有相关的已存在心脏疾病的患者中,应慎用帕唑帕尼,患者服用抗心律失常或其他可能延长QT间隔的药物,。在使用帕唑帕尼时,应在正常范围内对心电图和电解质的维持(如钙、镁、钾)进行基线和定期监测。

  3、心功能障碍

  在帕唑帕尼的临床试验中,出现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脏功能障碍。

  处理方法:心肌功能障碍患者,应及时监测和管理血压,修改剂量、使用抗高血压药。同时应仔细监测患者的临床症状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有心脏功能障碍风险的患者应建立基线、定期评估LVEF。

  4、出血事件

  在帕唑帕尼的临床试验中最常见的出血事件是血尿、鼻出血、咯血、直肠出血。严重的出血事件,包括肺、胃肠道和泌尿生殖系统出血。

  处理方法:在过去6个月有咯血、脑出血或临床上明显的消化道出血病史的患者,不应使用帕唑帕尼。

  5、动脉血栓栓塞事件

  在帕唑帕尼的临床试验中发现动脉血栓栓塞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和缺血)。

  处理方法:在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增加或者对动脉血栓栓塞事件有历史记录的患者中谨慎使用Pazopanib。在过去6个月内发生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的患者,不应使用帕唑帕尼。

帕唑帕尼不良反应怎么处理?

  6、静脉血栓栓塞事件

  在帕唑帕尼的临床试验中发现静脉血栓栓塞事件(VTE),包括静脉血栓和致命的肺栓子(PE)。

  处理方法: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VTE和PE的体征和症状,出现症状应停止用药。

  7、血栓性微血管病

  在帕唑帕尼的单药治疗,与贝伐珠单抗、拓扑替康联合用药的临床实验中报道有血栓性微血管病(TMA),包括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

  处理方法:Pazopanib不能与其他代替药物联合用药,治疗中断后观察TMA的改善,监测TMA的迹象和症状,对发展TMA的患者永久停止。

  8、胃肠穿孔和瘘管

  在帕唑帕尼的临床试验中有胃肠穿孔和瘘管发生,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胃肠穿孔或瘘管的体征和症状。

  9、间质性肺病(ILD)/肺炎

  在帕唑帕尼的临床试验中有间质性肺病(ILD)/肺炎发生,用药期间监测患者的肺症状并停止,对间质性肺病(ILD)/肺炎的患者永久停用帕唑帕尼。

  10、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一种神经性疾病,可伴有头痛、癫痫、嗜睡、困惑、失明等视觉和神经紊乱。在Pazopanib的临床试验中发现有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可能是致命的。

  处理方法: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诊断RPLS。病人出现RPLS后永久停用帕唑帕尼。

  11、高血压

  血压升高应立即以标准的降压治疗并减少或中断帕唑帕尼。如果有高血压危象的证据,或者高血压是严重且持续的,降压治疗并停止帕唑帕尼。

  12、伤口愈合

  由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抑制剂可能会影响伤口愈合,因此在预定的手术前至少7天停止使用Pazopanib治疗。手术后恢复帕唑帕尼的决定应基于适当的伤口愈合的临床判断。在伤口开裂的患者中应停止使用Pazopanib。

  13、甲状腺功能减退

  在STS试验中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不良反应,建议用药期间对甲状腺功能测试进行前瞻性监测。

帕唑帕尼不良反应怎么处理?

  14、蛋白尿

  临床试验中有出现蛋白尿的不良反应,建议在治疗期间进行基线和定期的尿液分析,随访测量24小时尿蛋白的临床表现。24小时尿蛋白减少大于或等于3克,减少剂量或中断帕唑帕尼。

  15、感染

  临床试验中有出现严重感染(有或没有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包括一些致命的结果。

  处理方法:监测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及时进行适当的抗感染治疗,对严重的感染并考虑中断或停止帕唑帕尼。

  16、增加其他癌症治疗的毒性

  帕唑帕尼不能与其他药剂一起使用。与培美曲塞和拉帕替尼相结合的帕唑帕尼临床试验由于对毒性和死亡率的增加而提前终止。所观察到的致命毒性包括肺出血、消化道出血和猝死。

  17、增加器官发展毒性

  用于儿科患者。帕唑帕尼在其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在早期发育过程中可能对器官的生长和成熟有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在2岁以下的患者。

  18、胚胎毒性

  据其作用机制,预期帕唑帕尼会导致不良生殖效应。在大鼠和兔临床前研究中,帕唑帕尼是致畸形、胚胎毒性、胎儿毒性、和致流产剂。

  处理方法:如妊娠期间使用此药,或当服用此药时妊娠,应告知患者对胎儿潜在风险。建议有生育潜力妇女当服用帕唑帕尼时应避免妊娠。

  19、不良反应

  最常见不良反应(大于20%)是腹泻、高血压、头发色变化(色素脱失)、恶心、食欲不振和呕吐。

  潜在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肝毒性、QT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速、出血事件、动脉血栓栓塞事件、和胃肠道穿孔和瘘管。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医康行新药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

官方热线:400-008-1867

扫一扫二维码
免费咨询医学博士

微信二维码
了解医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