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希替尼/泰瑞沙有几种耐药机制?
2019年8月底,奥希替尼(泰瑞沙)已被国家药监局(NMPA)正式批准用于具有EGFR 19Del或L858R的局晚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奥希替尼虽然在一线和二线治疗中均具有疗效,但患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耐药现象。本文对比一线与二线两种治疗方案,总结了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对奥希替尼耐药的分子机制,包括MET / HER2扩增、RA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或RAS-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途径的激活、基因融合、组织学类型转化等。
尽管奥希替尼在一线与二线的相关研究数据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获得性耐药,此外,奥希替尼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与一代EGFR抑制剂治疗失败后,在较多的患者群体中观察到了多种共存的分子分型的改变。因此,在进行奥希替尼治疗时,反复进行肿瘤活检、连续进行血浆基因分子分型是阐明耐药机制和指导未来治疗的关键步骤。
奥希替尼耐药机制可分为EGFR依赖性或EGFR依赖性机制。奥希替尼作为一线和二线治疗药物时,有些耐药机制是相同的。奥希替尼对EGFR敏感突变和T790M突变均具有疗效,一线奥希替尼治疗下T790M的出现与耐药机制无关。奥希替尼其他的EGFR依赖型耐药机制包括EGFR三级突变或扩增等,若耐药时EGFR T790M突变为保留状态,则更可能出现。
扫码关注医康行公众号,关注更多资讯!
更多奥希替尼详细请访问:医康行海外医疗机构:www.yikangxing.com 医学顾问微信:yikangxing08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199 2238 5553
上一篇:奥希替尼/泰瑞沙耐药了怎么办?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