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罗非尼治疗黑色素瘤的效果和注意事项

时间:2022-05-25 17:34:37   来源:原创  编辑:管理员

    在试验1中,对于无法切除或转移的黑色素瘤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接受ZELBORAF(维罗非尼)的患者皮肤鳞状细胞癌,角膜棘皮瘤和黑色素瘤的发生率更高。ZELBORAF组的皮肤鳞状细胞癌(cuSCC)和角膜棘皮瘤的发生率为24%,而达卡巴嗪组的皮肤鳞状细胞癌和角化棘皮瘤的发生率仅为1%。首次出现cuSCC的中位时间为7至8周;在接受ZELBORAF的同时发生cuSCC的患者中,约有33%的患者经历了至少一次额外的发作,平均间隔时间为6周。在使用ZELBORAF的临床研究中观察到的与cuSCC相关的潜在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5岁),既往皮肤癌和慢性日晒。

  在试验1中,接受维罗非尼的患者中有2.1%(7/336)发生了新的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而未接受达卡巴嗪的患者则没有。

  在患有ECD的患者中,cuSCC和/或角膜棘皮瘤的发生率为40.9%(9/22)。至少发生过一次的患者中,首次出现cuSCC的中位时间为12.1周。

  在开始治疗之前和治疗期间每2个月进行皮肤病学评估。通过切除和皮肤病理学评估处理可疑的皮肤病变。停用ZELBORAF后应考虑进行6个月的皮肤病学监测。

  非即时鳞状上皮癌

  接受ZELBORAF(维罗非尼)的患者可发生头部和颈部的非皮肤鳞状细胞癌(non-cuSCC)。密切监测接受ZELBORAF治疗的患者是否有新的非cuSCC的体征或症状。

  其他恶性肿瘤

  基于其作用机制,ZELBORAF可能通过突变或其他机制促进与RAS激活相关的恶性肿瘤。密切监视接受ZELBORAF(维罗非尼)治疗的患者是否有其他恶性肿瘤的体征或症状。

  在患有ECD的患者中,包括接受ZELBORAF(维罗非尼)的患者中,已经观察到了髓样肿瘤病例。建议监测伴有髓样恶性肿瘤的ECD患者的全血细胞计数。

  BRAF野生型黑色素瘤的肿瘤促进

  体外实验表明,暴露于BRAF抑制剂的BRAF野生型细胞中MAP激酶信号传导异常激活,并且细胞增殖增加。在开始ZELBORAF之前,先确认肿瘤标本中存在BRAF V600E突变的证据。
 

扫码关注医康行,了解更多资讯!

了解更多维罗非尼详情请访问:医康行海外医疗机构:www.yikangxing.com 医学顾问微信:yikangxing01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177 0832 9389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医康行新药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

官方热线:400-008-1867

扫一扫二维码
免费咨询医学博士

微信二维码
了解医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