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希替尼的耐药机制有哪些?

时间:2022-05-25 17:35:12   来源:原创  编辑:管理员

  奥希替尼适用于既往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治疗。奥希替尼在国内上市以来,临床效果很好,很受患者们的欢迎。但是作为靶向药物,奥希替尼也会耐药,那么奥希替尼的耐药机制有哪些呢?

奥希替尼的耐药机制有哪些?

  已知的奥希替尼耐药机制包括EGFR基因本身的再次突变、其他基因突变、病理类型转化,如转化成小细胞肺癌、肺鳞癌等。由于存在病理类型转化的患者,因此奥希替尼耐药后如果有条件可做病理检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ASCO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一线奥希替尼与二线奥希替尼耐药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差异在哪里呢?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一线奥希替尼治疗耐药后59%的患者找不到明确的耐药机制。而二线奥希替尼治疗耐药后只有25%的患者耐药机制不明确。

奥希替尼的耐药机制有哪些?

  一线奥希替尼治疗耐药后的靶外突变与二线治疗耐药有区别,二线奥希替尼治疗耐药后即使出现其他驱动基因,部分还会伴有T790M突变,而一线奥希替尼治疗耐药后出现其他驱动基因则基本不伴有T790M突变。除了传统的小细胞肺癌转化外,还发现了肺鳞癌转化,一线奥希替尼治疗耐药后甚至还有多形性腺瘤转化。

  上面的分析可以简单小结为,一线奥希替尼治疗耐药多数不是因为EGFR基因出现新突变,另外二线治疗但奥希替尼很快就耐药的,耐药机制与一线奥希替尼耐药机制相似。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医康行新药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

官方热线:400-008-1867

扫一扫二维码
免费咨询医学博士

微信二维码
了解医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