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伐替尼在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2期研数据
根据一项2期临床试验的结果,Lenvatinib加依维莫司在前线治疗中显示出对晚期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患者的治疗具有抗肿瘤活性。
根据2020年发布在海报上的2期临床试验的发现,Lenvatinib(Lenvima)与依维莫司合用在前线治疗晚期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nccRCC)患者中显示出抗肿瘤活性国际肾脏癌专题讨论会(IKCS)。
Lenvatinib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联用,目前已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1例抗血管生成新药后的晚期RCC患者。2 RCC可以分为2个更大的分类,包括透明细胞和非透明细胞组织学,但是已知透明细胞占所有RCC病例的75%至80%,在描述nccRCC的临床试验中数据有限。
nccRCC患者可能属于多种其他组织学亚型,如乳头状,发色病和未分类,在这些nccRCC患者中,VEGF表达升高,并且mTOR通路失调。先前的研究已经探索了单药VEGF和mTOR抑制剂的使用,它们在nccRCC患者中显示出低响应频率。
单臂多中心研究探索了该组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联合用药的剂量为lenvatinib每天18 mg,依维莫司每天5 mg。该研究纳入了根据RECIST v1.1经组织学确诊为可测量疾病的nccRCC诊断的患者。患者必须事先没有化疗以治疗晚期疾病,其ECOG表现状态必须为0或1。
基线时,有14位患者(45.2%)为中等风险,7位(22.6%)不良风险,1位(3.2%)有良好风险,而9位(29.0)缺少此信息。11名患者(35.5%)经历了先前的肾上腺切除术。基线处的转移部位是淋巴结(71.0%),肝脏(29.0%),肺(25.8%),骨骼(22.6%)和肾上腺(12.9%)或其他(35.5%),并且转移的部位转移位点为1(38.7%),2(32.3%)和3个或更多(29.0%)。
共有31名患者参与了研究,其中20例患有乳头状疾病,9例患有发色团,2例未分类,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该组合。中位年龄为64岁(范围为38-85),大多数为男性(64.5%),白种人(87.1%),ECOG表现为0(74.2%)。
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研究者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研究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以及该组合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Lenvatinib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联用,目前已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1例抗血管生成新药后的晚期RCC患者。2 RCC可以分为2个更大的分类,包括透明细胞和非透明细胞组织学,但是已知透明细胞占所有RCC病例的75%至80%,在描述nccRCC的临床试验中数据有限。
nccRCC患者可能属于多种其他组织学亚型,如乳头状,发色病和未分类,在这些nccRCC患者中,VEGF表达升高,并且mTOR通路失调。先前的研究已经探索了单药VEGF和mTOR抑制剂的使用,它们在nccRCC患者中显示出低响应频率。
单臂多中心研究探索了该组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联合用药的剂量为lenvatinib每天18 mg,依维莫司每天5 mg。该研究纳入了根据RECIST v1.1经组织学确诊为可测量疾病的nccRCC诊断的患者。患者必须事先没有化疗以治疗晚期疾病,其ECOG表现状态必须为0或1。
基线时,有14位患者(45.2%)为中等风险,7位(22.6%)不良风险,1位(3.2%)有良好风险,而9位(29.0)缺少此信息。11名患者(35.5%)经历了先前的肾上腺切除术。基线处的转移部位是淋巴结(71.0%),肝脏(29.0%),肺(25.8%),骨骼(22.6%)和肾上腺(12.9%)或其他(35.5%),并且转移的部位转移位点为1(38.7%),2(32.3%)和3个或更多(29.0%)。
共有31名患者参与了研究,其中20例患有乳头状疾病,9例患有发色团,2例未分类,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该组合。中位年龄为64岁(范围为38-85),大多数为男性(64.5%),白种人(87.1%),ECOG表现为0(74.2%)。
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研究者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研究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以及该组合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