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伐替尼/依维莫司组合在非透明细胞RCC中的疗效

时间:2022-05-25 23:11:14   来源:原创  编辑:管理员

  乐伐替尼和依维莫司的一线治疗在晚期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患者中引起临床活性。乐伐替尼lenvatinib(Lenvima)和依维莫司(Afinitor)的一线联合治疗可导致晚期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RCC)患者的临床活动。

  具体而言,数据显示,研究者评估的客观反应率为25.8%(95%CI,11.9%-44.6%);所有回应均为部分回应(PR)。在完成PR的8例患者中,有3例为乳头状RCC,4例为发色团组织学,其中1例患者的疾病未分类。

  目前,FDA已批准将多激酶抑制剂lenvatinib与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联用,用于治疗先有1种抗血管生成疗法的晚期RCC患者。2 RCC可以分为2个较大的分类,包括透明细胞和非透明细胞组织学,但是已知透明细胞占所有RCC病例的75%至80%,因此在临床试验中描述非透明细胞的数据有限RCC。

  RCC细胞不清楚的患者可能属于多种其他组织学亚型,例如乳头状,发色性和未分类。在这些患有非透明细胞RCC的患者中,VEGF表达似乎增加,并且mTOR通路失调。先前的研究已经探索了单药VEGF和mTOR抑制剂的使用,它们在患有非透明细胞RCC的患者中显示出低响应频率。

  这项多中心研究探讨了该组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联合用药的剂量为lenvatinib每天18 mg,依维莫司每天5 mg。该研究纳入了根据RECIST v1.1标准在组织学上确诊为可测量疾病的非透明细胞RCC的患者。患者必须事先没有进行过晚期疾病的化疗,其ECOG表现状态必须为0或1。

  基线时,有14位患者(45.2%)为中等风险,7位(22.6%)不良风险,1位(3.2%)有良好风险,而9位(29.0)缺少此信息。11名患者(35.5%)经历了先前的肾上腺切除术。基线处的转移部位是淋巴结(71.0%),肝脏(29.0%),肺(25.8%),骨骼(22.6%)和肾上腺(12.9%)或其他(35.5%),并且转移的部位转移位点为1(38.7%),2(32.3%)和3个或更多(29.0%)。

  入组患者31例,其中乳头状疾病20例,发色病9例,未分类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联合治疗。中位年龄为64岁(范围为38-85),大多数为男性(64.5%),白种人(87.1%),ECOG表现为0(74.2%)。

  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通过研究者评估得出的ORR,次要终点包括通过研究者评估得出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以及该组合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根据对基线和至少1次基线后目标病灶评估的患者进行的分析,大多数患者在接受lenvatinib和依维莫司的组合治疗后肿瘤尺寸均减小,其中排除了3例无价值的患者。

  结果还表明,研究者评估的乳头状,发色器和未分类RCC亚组的ORR分别为15.0%,44.0%和50.0%。在18例患者中观察到稳定的疾病(58.1%),其中乳头状组14例(70.0%),发色团组3例(33.3%)和未分类的1例(50%),而在3例中观察到进行性疾病(9.7%)总患者,分别包括2(10.0%),1(11.1%)和0

  总体而言,总人群的临床受益率(CBR)为61.3%(95%CI,42.2-78.2),疾病控制率(DCR)为83.9%(95%CI,66.3-94.5)。乳头组的这些比率分别为50.0%(95%CI,27.2-72.8)和85.0%(95%CI,62.1-96.8),77.8%(95%CI,40.0-97.2)和77.8%(95)在发色团组中,CI的百分比为40.0-97.2,分别为100.0%(95%CI,15.8-100.0)和100.0%(95%CI,15.8-100.0)。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医康行新药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

官方热线:400-008-1867

扫一扫二维码
免费咨询医学博士

微信二维码
了解医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