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鲁替尼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后的预测
随机试验确定了基于依鲁替尼的治疗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优于化学免疫治疗。依鲁替尼的无进展生存期 (PFS) 的持续时间因患者亚组而异。需要用于预后和风险分层的临床工具。
在 II 期和 III 期试验中接受依鲁替尼治疗的患者提供了发现数据集,并被细分为发现和内部验证队列。一个外部验证队列包括 84 名参加我们研究者发起的 II 期试验的患者。使用 PFS 和总生存 (OS) 终点对 18 个预处理参数进行单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确定了在内部和外部队列中得到验证的预后模型的四个因素。
与较差 PFS 和 OS 独立相关的因素如下:TP53畸变、既往治疗、β-2 微球蛋白 ≥ 5 mg/L 和乳酸脱氢酶 > 250 U/L。这四个因素中的每一个都为预后模型贡献一分,该模型将患者分为三个风险组:三到四分,高风险;两点,中间风险;零到一分,低风险。所有 804 名患者的 3 年 PFS 率在高、中和低风险组中分别为 47%、74% 和 87% (P< .0001)。3 年 OS 率分别为 63%、83% 和 93%(P< .0001)。
当单独应用于初治和复发/难治队列时,该模型仍然显着。对于外部队列中的 84 名患者,BTK和PLCG2突变进行了横断面和进展测试。突变的累积发生率与模型密切相关。在外部队列中,17% 的高危组发生了 Richter 转化,低危组中没有患者发生。
可在治疗开始时确定依鲁替尼失败风险增加的患者并考虑进行临床试验。
扫码添加医学顾问微信了解更多,在线解答一对一贴心服务!
了解更多伊布替尼详情请访问:医康行海外医疗机构:www.yikangxing.com
医学顾问微信:yikangxing08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