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ALK抑制剂洛拉替尼(LORBRENA)获FDA批准用于NSCLC患者一线治疗
2020年3月3日,FDA批准了第三代ALK抑制剂洛拉替尼 (lorlatinib)的补充新药申请(NDA),将洛拉替尼的适应证扩大到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
洛拉替尼是第三代靶向ALK突变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类小分子靶向药,能够选择性结合ALK、ROS1融合两种驱动基因变异的产物,阻断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和传递,从而抑制存在这些突变的癌细胞生长和增殖,发挥抗癌作用。洛拉替尼此前已被批准的适应症为:用于克唑替尼、阿来替尼、塞瑞替尼三种ALK靶向药治疗后,出现病情进展的ALK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即ALK融合的后线治疗,洛拉替尼治疗客观缓解率达到48%。
2020年9月ESMO年会上公布的临床III期CROWN研究数据显示,洛拉替尼取得了ALK融合肺癌一线治疗的成功。
1、洛拉替尼治疗可降低72%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HR=0.28;95% CI: 0.19-0.41; P<0.0001);
2、此外,所有患者评估了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情况,研究组17例患者和对照组13例患者在基线脑成像时都有可测量的脑转移。一项预先设定的探索性分析显示,在这些患者中,经BICR评估,洛拉替尼的颅内客观缓解率(IC-ORR)为82% (95% CI: 57-96),而克唑替尼组为23% (95% CI: 5-54);
3、在接受洛拉替尼治疗的患者中,79%的患者(n=11)的颅内缓解持续时间(IC-DOR)为12个月或更长,而克唑替尼组的患者中,≥12个月颅内缓解持续时间(IC-DOR)为0%。
洛拉替尼最常见的毒性反应包括水肿(56%)、体重增加(38%)、周围神经病变(35%)、认知影响(21%)、腹泻(21%)、呼吸困难(20%)和高甘油三酯血症(22%)。
试验组34%的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SAEs),最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肺炎(4.7%)、呼吸困难(2.7%)、呼吸衰竭(2.7%)、认知功能障碍(2.0%)和发热(2.0%)。
接受洛拉替尼治疗的患者中约有3%出现致命的毒性反应,包括肺炎(0.7%)、呼吸衰竭(0.7%)、急性心力衰竭(0.7%)、肺栓塞(0.7%)和猝死(0.7%)。
扫码添加医学顾问微信了解更多,在线解答一对一贴心服务!
了解更多洛拉替尼详情请访问:医康行海外医疗机构:www.yikangxing.com
医学顾问微信:yikangxing01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