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一线依鲁替尼或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严重感染和心血管并发症。
背景:临床试验表明,与其他标准治疗相比,依鲁替尼单药治疗 (IM) 和苯达莫司汀 / 利妥昔单抗联合 (BR) 治疗与其他标准治疗相比具有积极的结果,但真实世界数据有限。本研究使用美国真实世界数据评估了接受一线 IM 或 BR 治疗的 CLL 患者的严重感染和心血管并发症。
方法:MarketScan® 研究数据库中的行政索赔用于根据 14 年 1 月 1 日至 19 年 1 月 19 日的 IM 或 BR 治疗(索引日期)的第一次处方填写,识别加入商业或医疗保险补充保险计划的成年患者.患者被诊断为 CLL,未经治疗,并在索引日期之前和之后连续入组≥12 个月。在固定的 12 个月随访期内,对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感染和心血管并发症(任何位置的诊断代码)进行了评估。测试了治疗组之间结果分布的统计差异。还进行了下呼吸道感染 (LRTI) 和房颤 (AF) 的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以确定调整后的住院几率。
结果:在 2,138 名 CLL 患者中,810 名患有 IM,512 名接受 BR 作为指标治疗,随访数据≥12 个月。与 BR 患者相比,接受 IM 的患者年龄较大,并且更有可能在基线期间发生 LRTI,否则两组具有相似的基线特征。IM 患者在随访期间因严重感染住院比 BR 患者更常见(17.7% 对 13.1%;p = 0.027)。具体而言,10.2% 的 IM 患者因细菌感染住院,而 BR 患者为 5.7% (p = 0.004),10.7% IM 患者因 LRTI 住院,而 BR 患者为 6.6% (p = 0.012)。调整基线特征后,IM 患者 LRTI 住院的几率并没有显着升高(OR = 1.51;p = 0.069)。IM 患者在随访期间因心血管并发症住院比 BR 患者更常见(18.3% 对 11.9%;p = 0.002)。具体而言,8.4% 的 IM 患者有 AF 相关住院治疗,而 BR 患者为 2.7%(p < 0.001)。在调整基线特征后,与 BR 患者相比,IM 患者更有可能因 AF 住院(OR = 3.89;p < 0.001)。
结论:在现实世界中,在 12 个月的随访期间,与 BR 相比,接受一线 IM 治疗的 CLL 患者中严重感染和心血管并发症更为常见。在调整其他患者特征后,IM 患者比 BR 患者更有可能因 AF 而住院。
扫码添加医学顾问微信了解更多,在线解答一对一贴心服务!
了解更多伊布替尼详情请访问:医康行海外医疗机构:www.yikangxing.com
医学顾问微信:yikangxing08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