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K突变靶向药物新加“猛药”——布加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大约不到5%的患者是由于ALK突变引起的,这个突变的位点被一些研究者称为“钻石突变”。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是有这个突变的患者使用靶向药物的治疗效果相当好;另一方面是此类药物普遍费用较高。目前国内已经批准了三种与ALK突变相关的靶向药物,分别是克唑替尼、赛瑞替尼和阿来替尼,并在最近两年都列入到医保名单。国外最新的ALK突变靶向药物则是劳拉替尼和布加替尼(Brigatinib)。本次会介绍布加替尼的最新进展。
最近更新的布加替尼(Brigatinib)所用的ALTA-1L研究结果显示,与目前的一线药物克唑替尼相比,布加替尼的效果更为明显并且安全。
(1)客观缓解率 布加替尼组74%,克唑替尼组62%;
(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布加替尼组超过24个月 克唑替尼组只有11个月;
(3)治疗脑转移患者的效果 布加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仍能达到24个月 克唑替尼组只有5.6个月。
以上三项对比显示布加替尼效果都远超克唑替尼,这就带来新的问题,布加替尼是用于一线替代克唑替尼呢,还是在克唑替尼后序贯使用?目前很多癌症指南推荐克唑替尼后序贯阿来替尼,或者一线使用阿来替尼。
一些研究者认为,布加替尼和阿来替尼同属于ALK突变的二代靶向药物,两者一线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总体上差异不大,对于脑转移患者的控制布加替尼更好一些,而阿来替尼或更能延缓无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比如客观缓解率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的绝对值阿来替尼较布加替尼稍长,而无进展生存期的相对风险则布加替尼稍低。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