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阿特珠单抗(T药)使用说明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治疗用药指南系列
导读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一线药物,除了我们所熟知的“O药”、“K药”外,还有一款由制药巨头罗氏研发出来的“T药”——Atezolizumab(阿特珠单抗,Tecentriq)。目前“T药”已经获批的适应证有非小细胞肺癌和尿路上皮癌,在其他癌种中也有成熟的试验结果。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下阿特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应用。
作用机制
不论是“K药”、“O药”还是“T药”,它们都是通过阻断一条PD-1/PD-L1的信号通路来发挥抗癌的作用。PD-1是机体免疫T细胞表达在细胞膜上的一个标志,能够与它结合的配体就是PD-L1,它俩一结合,就会向T细胞发送“现在免疫力已经足够强大,不用再工作了”的信号,使T细胞进入休眠状态,防止身体发生自身免疫。
肿瘤细胞正是钻了这么一个空子,通过自身高表达PD-L1来“迷惑”免疫细胞,使其丧失正常的识别、杀伤肿瘤的能力。阿特珠单抗就是通过结合肿瘤细胞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上的PD-L1,阻断负性调控的来源,从而全面地重新激活T细胞功能,击杀癌细胞。医康行-海外医疗专家(www.yikangxing.com)
什么时候选用阿特珠单抗治疗?
阿特珠单抗的适应证和纳武单抗非常类似,根据最新的NCCN指南,阿特珠单抗推荐用药如下:
一线用药:
EFGR基因、ALK、ROS1重排阴性或未知,有PD-1表达(PD-1≥1%)、PS(体力活动状态)评分0-2的非小细胞肺癌。
二线用药:
(1)经含铂类化疗方案后疾病进展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2)携带EGFR或ALK肿瘤基因突变的患者在接受FDA批准疗法后仍出现疾病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
二线用药时不用评估PD-L1表达水平,试验数据证明,在PD-L1不同表达水平的患者中,阿特珠单抗都能起效。
用法用量
目前阿特珠单抗只有一种规格:20 mL注射液在一单剂量小瓶中,每瓶溶液含有阿特珠单抗1200mg。
推荐剂量:每3周1次,每次静脉滴注1200mg,滴注时间为60分钟。静脉输注前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稀释。
不建议减量使用,不建议开封后储存超过24小时。配制前在2-8℃下冷藏保存,建议配制后立即使用。
常见不良反应
阿特珠单抗最常见不良反应(≥10%)为:
乏力(19%)、腹泻(11%)、恶心(11%)、瘙痒(10%)。
对比于常见NSCLC化疗药物多西他赛,阿特珠单抗的不良事件,如肺炎、肝炎、结肠炎等的发生率要低得多,只有肌肉骨骼疼痛和皮肤瘙痒发生率高于多西他赛。
同时,PD-L1抑制剂相较PD-1抑制剂也要温和一些。尤其是免疫相关的肺炎的发生率远低于PD-1抑制剂,对于有肺炎的NSCLC患者无疑是一个福音。医康行-海外医疗专家(www.yikangxing.com)
联合用药
1. 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联合纳米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鳞状NSCLC:联合治疗比单纯化疗的疾病进展与死亡风险降低了29%,一年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提高了一倍多(24.7% vs 12%),尤为重要的是,这种获益同样体现在PD-L1阴性及肝转移的病人中。
2. 阿特珠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卡铂+紫杉醇一线治疗晚期非鳞状NSCLC:与贝伐珠单抗+卡铂+紫杉醇联相比,四药联合可将患者的疾病复发风险降低38%,在不同PD-L1表达水平的患者,均可观察到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获益,同时没有发现新的安全问题。
耐药机制与解决方法
不管是什么药物对于机体而言都是“外来者”,用久了,人体免疫系统可能会产生针对PD-L1抗体的抗体,我们称之为“抗抗体”,这是一部分人耐药的原因。还有可能是免疫系统“追杀”肿瘤的整个过程中,与之相关的重要基因发生了突变,比如JAK2和β2MG,导致机体耐药。
如果耐药了,怎么办?
1. 再次检测,分析原因:如果是因为JAK2基因发生突变,事实上现在已经研究出不少种类的JAK2抑制剂,加用这种药物之后就可以有效解决耐药了;如果是因为产生了“抗抗体”,可以考虑换成机体没有产生免疫的PD-1类的药物。
2. 联合放化疗:顶尖学术杂志《nature》发文报道,放化疗可以和PD-L1抗体联合使用,促使肿瘤释放抗原,提高免疫药物的作用。
3. 联合细胞治疗:有研究表明,在体外分离和纯化肿瘤特异性的T细胞,用IL-21处理以后,回输给患者,有些患者的耐药情况会得到缓解。
总结与展望
免疫治疗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和以往的任何一种治疗都不一样,它不是直接杀灭肿瘤细胞,而是利用人体本来的力量来与肿瘤抗衡。PD-1/PD-L1药物的研发成功可以说是肿瘤治疗史上里程碑式的进展,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击败肿瘤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