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纳替尼对各阶段和各突变状态的白血病都具有显著的抵抗活性

时间:2022-05-25 23:19:08   来源:原创  编辑:管理员

  帕纳替尼可用于BCR-ABL基因突变或未突变患者,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难治性BCR-ABL基因315(T315I)苏氨酸-异亮氨酸突变型患者。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白血病研究室开展了一项帕纳替尼用于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或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positive ALL)治疗的2期试验。

  研究共纳入了449例经多次既往治疗的达沙替尼或尼罗替尼抵抗或有不可接受的毒副作用、或者携带BCR-ABL T315I突变的CML或费城染色体阳性ALL患者。给予帕纳替尼的初始剂量为每天45 mg。中位随访期为15个月。

  结果发现,267例慢性期CML患者中有56%出现主要的细胞遗传学反应(51%的达沙替尼或尼罗替尼抵抗性或出现不可接受的副作用的患者,以及70%的T315I突变型患者),有46%的患者出现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上述两亚组患者中分别有40%和66%),34%的患者出现主要分子学反应(上述两亚组患者中分别有27%和56%)。

  试验所观察到的反应与BCR-ABL激酶域突变状态和持续时间无关;研究者估计,持续出现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至少12个月的患者大约为91%。

  研究未检测到单一位点的BCR-ABL基因突变与帕纳替尼抵抗相关。在83例加速期CML患者中有55%出现主要的血液学反应,有39%出现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62例急变期CML患者中,有31%出现主要血液学反应,23%出现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在32例费城染色体阳性ALL患者中,有41%出现主要血液学反应,有47%出现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研究发现,常见不良反应事件为血小板减少、皮疹、皮肤干燥、腹疼。

  研究者在9%的患者中发现严重性动脉血栓事件,其中大约有3%被认为是治疗所引起。共有12%的患者因不良反应事件而终止治疗。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帕纳替尼对各个阶段和各突变状态的白血病都表现出显着的抵抗活性。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医康行新药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

官方热线:400-008-1867

扫一扫二维码
免费咨询医学博士

微信二维码
了解医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