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natinib(帕纳替尼)延长了慢性期白血病移植的生存期
一项新研究显示,与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allo-SCT)相比,ponatinib(帕纳替尼)治疗可治疗具有T315I突变的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P-CML)患者,从而获得更好的总体生存率。在爆炸危机期(BC)-CML或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h + ALL)中,该药物的疗效并没有好坏。
T315I突变赋予了对大多数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抗性,包括伊马替尼,达沙替尼,波舒替尼和尼洛替尼。普纳替尼是唯一可以治疗这种突变患者的药物。由弗兰克·E(Franck E)领导的研究作者写道:“在批准ponatinib之前,对伊马替尼具有耐药性并带有T315I突变的CML和Ph + ALL患者预后较差,并且生存期明显短于未突变的患者。”法国里昂癌症研究中心医学博士Nicolini。Allo-SCT是这些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很少有研究将其与T315I阳性患者的ponatinib(帕纳替尼)进行比较。
这项新研究纳入了PACE试验和欧洲骨髓移植注册中心的患者。总共有128名患者接受了ponatinib的治疗,其中56名接受了allo-SCT;CP-CML组中有64名ponatinib和26名allo-SCT患者;在加速阶段(AP)-CML组中分别为18和8;BC-CML组分别为24和17;和22和5,分别使用Ph + ALL。结果已在线发表在《癌症》杂志上。
在CP-CML患者中,接受ponatinib(帕纳替尼)治疗的患者比接受异基因SCT治疗的患者表现更好。这些患者的24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ponatinib为84%,异基因SCT为60.5%(P = .004),而在48个月时分别为72.7%和55.8%(P = .013)。ponatinib(帕纳替尼)未达到中位总生存期,而allo-SCT则为103.3个月,危险比(HR)为0.37(95%CI,0.16-0.84;P = .017)。
AP-CML患者的24个月和48个月总生存期无显着差异。庞加替尼未达到AP-CML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55.6个月),HR为0.90(95%CI,0.20-4.10;P = .889)。与异基因SCT相比,在患有BC-CML的患者中,ponatinib在24和48个月时的总生存率较低;ponatinib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7个月,allo-SCT组为10.5个月,HR为2.29(95%CI,1.08-4.82;P = .030)。同样,Ph + ALL患者的庞加替尼总体生存期较差,尽管这并不显着,中位生存期为6.7个月,而异种SCT为32.4个月(95%CI,0.73-10.56;P = .136)。
“尽管对于诊断为或在TKI治疗后患有BC-CML的患者,allo-SCT仍然是标准疗法,但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延长T315I阳性CP-CML患者的生存期,单独使用ponatinib(帕纳替尼)可以作为移植的宝贵替代品,”总结。他们注意到该试验中某些亚组的样本量较小,因此某些结果尚无定论。
扫码关注医康行公众号,关注更多资讯!
了解更多帕纳替尼详情请访问:医康行海外医疗机构:www.yikangxing.com 医学顾问微信:yikangxing01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177 0832 9389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