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K重排非小细胞肺癌的伴随突变状态及其对克唑替尼治疗患者的预后影响
背景: 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 ALK ) 重排是对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表现出敏感性的患者亚组的特征。然而,这些患者的预后是异质的。更好地了解这些肿瘤中发生的基因组改变可以解释在这些患者中观察到的预后异质性。
方法: 我们回顾性分析了 96 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VENTANA 抗ALK (D5F3) 兔单克隆一抗)检测到ALK 的NSCLC 患者。使用一组 520 个癌症相关基因对癌症组织进行下一代测序。评估了患者的基因组景观、ALK融合变体的分布和临床病理特征。还评估了基因组改变与临床结果的相关性。
结果: 在免疫组化鉴定为ALK融合的 96 例患者中,80 例 (83%) 经二代测序证实。TP53突变是最常见的与ALK重排同时发生的突变。在 4 个腺癌中还观察到伴随的驱动突变 [2 个 Kirsten 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 ( KRAS ) G12、1 个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EGFR ) 19del 和 1 个MET外显子 14 跳跃]。在 95% 的ALK中鉴定出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 4 ( EML4 ) -ALK融合-重新排列的患者,其中 16.2% 还具有额外的非EML4 - ALK融合。还发现了19 个非EML4易位伙伴,包括 10 个新的。生存分析显示患者并发窝藏PIK3R2改变表现出对更短的无进展生存期的趋势(6与13个月,P = 0.064)和显著总生存期(11对比32个月,P = 0.004)比没有PIK3R2 -wild型患者。伴随PI3K信号通路改变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也比没有这种改变的患者短(23 vs. 32 个月,P=0.014),而无进展生存期没有显着差异。
结论: 在 96 名 NSCLC 患者中描绘 了ALK融合变异的谱和伴随的基因组改变的范围。我们的研究还证明了克唑替尼治疗患者伴随改变的预后价值,这可以促进ALK重排 NSCLC 患者在选择最能从治疗中受益的候选者的分层。
扫码添加医学顾问微信了解更多,在线解答一对一贴心服务!
了解更多克唑替尼详情请访问:医康行海外医疗机构:www.yikangxing.com
医学顾问微信:yikangxing08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