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替尼在CLL / SLL中的安全性数据
在115名患者中观察到淋巴细胞增多,包括大多数染色体异常患者,并且在2年时淋巴细胞增多患者的OS发生率分别高于无淋巴细胞增多的71%和60%。淋巴细胞增多的中位时间为0.26个月。
患有Richter转化的患者与未接受Richter转化的患者相比,疾病进展后的中位OS显着缩短(分别为4个月和50个月)。
此外,年龄在50岁以上的患者的中位OS周期要比年轻患者更好。
在所有治疗情况下,基线血细胞减少的患者血液学持续改善。
就安全性而言,如先前报道,3级或更高级别的最常见不良事件(AE)是高血压(28%),肺炎(24%)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8%)。除高血压外,大多数AE的发作都随时间而减少。
与在复发/难治性环境中治疗的患者相比,在一线治疗的患者中报道的3级或更高级别的不良事件较少(81%比90%),即使预先治疗的患者通常接受依鲁替尼治疗的时间更长。在先行治疗的患者中,高血压,腹泻和低钠血症的发生频率更高,而在以后的治疗中,肺炎,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脓毒症和蜂窝组织炎的发生率更高。在复发/难治性患者中也更频繁地观察到3级或更高级别的感染。
依鲁替尼治疗具有临床意义的AE是房颤,血小板减少,贫血和关节痛,但仅在11%的患者中观察到。
在总共33例患者中报告了第二次恶性肿瘤,其中22例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肤癌。
据报道,一线治疗的患者中有68%发生严重AE,而复发/难治性患者中有78%发生了AE。在复发/难治组中,一线治疗最常见的严重AE是肺炎,心房纤颤,高血压和发热,而肺炎,心房纤颤,蜂窝组织炎,败血症,菌血症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最高。与以前的报告相比,这些都不是新的。
AEs使一线治疗的患者中有13%的患者剂量减少,而后一线治疗的患者中有19%。对于第一线患者和复发/难治性患者,分别在第6年和第7年减少剂量更为常见。
导致停药的不良事件仅在复发/难治性环境中发生,并且通常是由于败血症,腹泻和硬膜下血肿引起的。Richter转化也导致2例患者停药。
PCYC-1102试验的发现导致对依鲁替尼治疗复发/难治性CLL患者的批准加快。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