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fumabb /伊布替尼联合治疗CLL的治疗数据
经过2次苯达莫司汀缓释治疗后,有59%的患者获得了缓解(n = 30),其中包括66%的初次治疗患者(n = 23)和44%的复发/难治性患者(n = 16)。研究中有37%的患者病情稳定,接受治疗的患者进展为4%,但继续接受诱导治疗。
在具有del(17p)和TP53突变的患者亚组中,苯达莫司汀减缓21例患者中有11例,其中6例获得了缓解,5例病情稳定。在先前接受治疗的组中,以前接触过苯达莫司汀的15名患者中有9名接受了苯达莫司汀减量治疗,其中44%的患者有反应(n = 4)。
随着时间的流逝,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有所改善。分期后六个月,在6%的患者中观察到最佳反应为CR / CRi(CR,骨髓恢复不完全)(n = 4)。其他反应包括未经确诊CT扫描和/或骨髓活检的临床CR / CRi,发生在43%的患者中(n = 28),PRs发生在51%的患者中(n = 33)。由于MRD阴性反应(n = 5),进展(n = 4),不良事件([AEs],n = 2)或死亡(n = 1),共有12名患者停止了维持治疗。
总体而言,报告了6例进行性疾病和2例死亡。所有疾病进展的病例都发生在复发/难治性CLL患者中。在研究中死亡的2例患者均73岁,其中1个处于第6个诱导周期并死于败血症,第二个患者处于第2个维持周期,因与肺炎相关的并发症而死亡。
在所有66例患者中,总共报告了959例AE。百分之六十三的不良事件发生在未治疗组(n = 602),而复发/难治组(n = 357)发生了37%。AE在治疗的不同阶段出现:在减灾期间,发生了16%的AE,而其他57%在诱导治疗期间发生,而26%在维持治疗期间发生。研究者评估确定,观察到的AE中有63%是由于研究治疗所致。大多数不良事件为1级或2级。
苯达莫司汀减量时最常见的1/2级毒性是恶心(27%),皮疹/皮疹(15%)和疲劳(13%)。诱导治疗中最常见的1/2级毒性是输注相关反应(36%),上呼吸道感染(30%),腹泻(27%),肌肉疾病(26%),疲劳(21%)和皮疹/皮疹(20%)。
由德国CLL研究小组在科隆大学进行的前瞻性,开放标签,多中心研究者发起的CLL2-BIO试验。该研究旨在遵循顺序三重T概念。研究的患者在第1天和第2天接受了苯达莫司汀70 mg / m 2的减重,在28天后重复进行。然后,参加者接受ofatumumab的诱导治疗,在第一个周期的第1天开始服用300 mg,在第一个周期的第8天和第15天服用1000 mg,然后在第2到第6周每4周服用一次。诱导还包括每天口服420 mg ibrutinib从第1天开始。第二个周期。依鲁替尼420 mg在维持阶段每天持续给药,ofatumumab每3个月以1000 mg给药,直至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进展,新的CLL治疗或长达24个月。
该研究对未接受过治疗或复发/难治的成人CLL患者开放。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