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布替尼在MYD88突变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方面继续优于Imbruvica
根据3期ASPEN试验的长期随访,布鲁金沙对含有MYD88突变的Waldenström巨球蛋白血症患者具有比Imbruvica(ibrutinib)更高的完全反应(没有癌症残留的证据)或非常好的部分反应率。
调查结果最近在2022年ASCO年会上公布。
在中位随访44.4个月时,研究结果显示,纳入队列1的MYD88突变Waldenström巨球蛋白血症患者在Brukinsa(98例患者)中获得了36.3%的完全反应或非常好的部分反应率,而Imbruvica(101例患者)为25.3%。值得注意的是,在该人群中,布鲁金萨的完全反应或非常好的部分反应的响应率在所有时间点都高于Imbruvica。
此外,与Imbruvica组相比,Brukinsa组完成反应或非常好的部分反应的中位时间更短,分别为6.7个月和16.6个月。还发现,调查组在24个月时完全缓解或非常好的部分反应持续时间的无事件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0.6%和79.3%。
“虽然在(先前报道的)初步分析中没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到更深入,更早和更持久的反应完全反应或非常好的部分反应的一致趋势(与Imbruvica相比),”主要研究作者Constantine S. Tam博士,墨尔本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低级别淋巴瘤的项目负责人, 澳大利亚及其同事在海报上写下了这些发现。
先前的 ASPEN 数据显示,在中位随访 19.4 个月时,Brukinsa 在 MYD88 突变的 Waldenström 巨球蛋白血症患者中引起 28.4% 的完全缓解或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率,而 Imbruvica 的完全缓解率为 19.2%。2021年9月,FDA根据这些发现批准Brukinsa用于治疗Waldenström巨球蛋白血症的成年患者。
为了参加ASPEN,患者必须年满18岁,并被诊断为Waldenström巨球蛋白血症。他们还需要有可测量的疾病需要治疗;ECOG表现状态(衡量患者完成日常任务的能力)为0至2;足够的骨髓,肾脏和肝脏功能;和预期寿命超过四个月。先前未接受过疾病治疗的患者必须被视为标准化学免疫治疗方案的不适当人选。
共纳入1组1组MYD88突变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患者,28例MYD88野生型疾病患者纳入第2组。
队列1的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口服Brukinsa,每日两次剂量为160mg(102例患者),或口服Imbruvica,每日一次剂量为420mg(99例患者)。治疗在两组继续进行,直到疾病进展。队列2中的所有患者均给予160mg布鲁金沙,每日两次,直到疾病进展。
该试验的主要目标是队列1中的完全反应或非常好的部分反应。次要终点包括进一步比较布鲁金沙与Imbruvica在队列1中的疗效,临床益处,抗淋巴瘤作用和安全性。Brukinsa在队列2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作为探索终点。
来自队列1的其他数据显示,中位总生存期(从治疗到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从治疗到疾病恶化的时间)都没有达到。然而,研究人员指出,统计估计有利于Brukinsa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
布鲁金萨和因布鲁维察的42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87.5%和85.2%;42个月的PFS率分别为78.3%和69.7%。
值得注意的是,CXCR4突变疾病患者被注意到Brukinsa(20例患者)实现了更深,更快的反应,并且比Imbruvica(33例患者)具有良好的无进展生存期。调查和控制部门的42个月预可行性研究率分别为73.2%和49.0%。在该亚群中,21.2% 的患者在布鲁金萨治疗后取得了非常好的部分反应或更好的反应,而接受 Imbruvica 治疗的患者为 10.0%。主要缓解分别发生在78.8%和65.0%的患者中,总体反应分别发生在90.9%和95.0%的患者中。
在CXCR4野生型疾病患者亚组中,Brukinsa(65例患者)引起非常好的部分反应或更好的率,分别为44.6%和30.6%的Imbruvica(72例患者)。分别有83.1%和84.7%的患者出现主要反应。最后,布鲁金萨在该子集中的总体反应率为96.9%,而Imbruvica为94.4%。
在第2组,Brukinsa引起一种完全反应,完全反应或非常好的部分反应率为31%,主要反应率为65%。42个月时无事件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3.9%和53.8%。
关于队列1的安全性,分别有99%和100%的患者在Brukinsa和Imbruvica组中经历了至少一种任何等级的副作用。3级或更高级副作用的发生率分别为74.3%和72.4%。此外,分别接受Brukinsa和Imbruvica的患者中有3.0%和5.1%经历了导致死亡的副作用;8.9%和20.4%的患者出现副作用,导致治疗停止;15.8%和26.5%的患者有副作用导致剂量减少。
在第1队列中,Imbruvica和Brukinsa组报告的3级或更高级别的副作用分别包括腹泻(2.0%对3.0%),上呼吸道感染(1.0%对0%),肌肉痉挛(1.0%对0%),关节痛(0%对3.0%),高血压(19.4%对9.9%),流鼻血(0%对1.0%),心房颤动(6.1%对2.0%),疲劳(1.0%对1.0%),肺炎(10.2%对1.0%)和昏厥(6.1%对5.0%)。
对照组和调查组报告的3级或更高级的副作用分别包括感染(27.6%vs 21.8%),出血(10.2%vs 8.9%),腹泻(2.0%vs 3.0%),高血压(20.4%vs 9.9%),心房颤动/扑动(8.2%vs 2.0%),贫血(6.1%vs 11.9%),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0.2%vs 23.8%),血小板减少症(6.1%vs 10.9%),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3.1%vs 5.9%)和非皮肤癌(3.1%vs 4.0%)。
“导致治疗中断,剂量减少和(Brukinsa)组死亡的(副作用)较少,”研究作者总结道。“在接受治疗(Brukinsa)的患者中,心房颤动,腹泻,高血压,肌肉痉挛和肺炎的累积发病率较低。尽管(Brukinsa)组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率较高,但感染率相似,并且(Imbruvica)组中有更多的患者患有分级(3级或更高)感染。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医康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